从北京到北京,习近平带给“奥运中国”的三色印记******
(近观中国·冬奥)从北京到北京,习近平带给“奥运中国”的三色印记
中新社北京1月31日电 题:从北京到北京,习近平带给“奥运中国”的三色印记
作者 钟三屏
“我真希望给习主席颁发一枚金牌!”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曾说,就推动奥林匹克运动而言,习近平是当之无愧的冠军。
担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、残奥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,助力中国百年奥运梦圆;2015年为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冬奥代言,打动世界;挂念冬奥筹办进度,五度实地考察……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与“奥运中国”的交集多且深。
从北京到北京,象征人类文明的奥林匹克与中国两次相遇、彼此成就。奥运与中国大地的“化学反应”已经发生,并仍在继续。
观察家指出,习近平站在“国与民”的高度运筹奥运这件大事,为中国增添了多彩的“奥运印记”。
从城市肌理的维度看,习近平给“奥运中国”带来绿色印记。
2008年北京奥运会,“绿色承诺”超额兑现;2022年北京冬奥会,“绿色办奥”位列四大理念之首,也是习近平在多个场合讲话的高频词,辐射办奥实践各个环节。
在2022年1月初的考察中,习近平了解了低碳化零排放的制冰技术,细数“水立方”变身“冰立方”等妙法,为冬奥村赛后转换为人才公寓的做法点赞。
“绿色场馆”之外,京张高铁、新能源公交车所代表的绿色交通,“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”所指向的绿色能源,通过生态涵养和节水技术解决“雪从哪里来”的难题……绿色融于城市肌理变迁的一个个细节里。
有外媒认为,北京冬奥会“将是一项碳中和赛事”。
“把发展体育事业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”“为冬奥会打下美丽中国底色”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贡献”——在习近平的设计图上,冬奥会是中国绿色发展的承载,更是新起点。
从经济联结的维度看,习近平给“奥运中国”带来金色印记。
张家口的蜕变,以申办冬奥成功为界,由塞外山城变身聚宝盆,“冬季到张家口来滑雪”成为时尚,运动休闲产业兴起,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壮大。
在“冬奥小城”崇礼,每五个人之中就有一个人从事和冰雪相关的工作,超过3万人端上“雪饭碗”。
“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”,习近平当年送给东北的话,如今也已成为张家口的写照。
金色印记来自于运筹。习近平强调,“要把筹办冬奥会、冬残奥会作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”“进一步发挥北京对京津冀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”“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”。随着路网升级、冬奥一小时生活圈形成,京张联系更为紧密,体育文化旅游带逐渐变得立体。
观察家认为,京张携手办冬奥的设计与实践,嵌套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国家大目标下,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点睛的重要一笔,中外企业也从中国的冰雪经济中淘宝掘金。
从国家“精气神”的维度看,习近平给“奥运中国”带来红色印记。
一百多年前,中国教育家张伯苓预言,“奥运举办之日,就是我中华腾飞之时”。
在中国人的观念里,红色代表喜庆、圆满,2008年北京奥运会让“中国红”成为世界感知中国热情与自信的色彩。承袭北京奥运会的荣光,北京冬奥会更有底气,也有了更高远、更具文明内涵的追求,“中国红”愈加明艳。
观察家指出,在习近平的体育观里,国家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是落点所在。他认为“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和参与国际体育合作的程度”关乎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,坚信“没有全民健康,就没有全面小康”。
正因如此,借冬奥契机“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”,让冰雪运动成为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,赋能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,夯实国家“精气神”的基础,成为应有之义。
置于大的时代背景下,习近平把北京冬奥会定位为“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”,以及“展现国家形象、促进国家发展、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”。
充满中国元素的场馆建筑、彰显中国科研实力的技术应用、热情的冬奥志愿者、为北京加油助阵的海外同胞……国家“精气神”处处皆可感知。
从“北京欢迎你”到“一起向未来”,“中国红”在延续中升华;当冬奥遇上红色中国年,碰撞出别样“中国之韵”。(完)(图片素材来源:新华社、中新社、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网)
出品人:陈陆军
总策划:王晓晖
监制:张红、夏宇华
策划:郭金超
统筹:梁晓辉、王凯
主笔:聂芝芯
视觉|编辑:张舰元、李雪瑶、马学玲
天津刑事治安案件大幅减少 破案率再创新高******
中新网天津1月10日电(周亚强) 9日下午,天津市公安局召开第三个中国人民警察节主题新闻发布会。记者从会上获悉,2022年,天津公安机关重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,刑事、治安警情同比大幅下降,破案率再创历史新高,现行命案连续8年全破,连续5年实现发案不过百。
“针对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违法犯罪,我们重拳出击、露头就打,电信网络诈骗取得阶段性成果,立案、损失数量同比分别下降27.8%、14.8%。”据天津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主任任锋介绍,2022年,天津强力推进“断卡”行动,打掉“两卡”违法犯罪团伙260余个、抓获嫌疑人8000多名,惩戒涉诈“两卡”人员9400多名。开展精准劝阻,成功劝阻潜在受骗群众1113.4万人次,全年止付被骗资金11.6亿元。同时,打击破获传统“盗抢骗”侵财案件6100多起,其中养老诈骗案件2200多起,抓获犯罪嫌疑人1880余名,追缴赃款20.21亿元;强力打击欺诈骗保犯罪,破获案件540余起,抓获犯罪嫌疑人570名,追缴赃款2380余万元,有效净化了社会治安环境,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。
一年来,天津开展“猎狐”等专项行动,严打非法集资、涉税、侵犯知识产权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违法犯罪,挽回经济损失45.9亿元,有力维护了良好经济秩序;加大对重点行业场所的检查力度,累计检查行业场所2.2万家次,整改治安隐患1600余处,全面规范了行业场所经营秩序;持续推进重点车辆和驾驶人隐患“清零”,道路交通死亡事故数和死亡人数实现“双下降”,保持了安全形势总体平稳;开展平安校园、平安医院等创建活动,累计建成智慧平安社区7164个,5000余个小区实现“零发案”,平安已成为天津靓丽“品牌”。
此外,天津公安出台服务企业服务发展“十条措施”,完善“服务企业直通车”和“无事不扰”机制,涉企检查减少52.7%,完善市场主体首次轻微行政违法行为免罚清单,在全国首创“不停业施工”审批,为企业争取更多营业时间,开展“企业服务日”活动230余次,解决企业“急难愁盼”问题530余件。优化公安政务服务,加强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平台建设,推广便民服务智能融合一体机,501项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,通过互联网“天津公安民生服务平台”办理服务事项973万件,公安政务服务更加便利、更加高效。(完)